前言

我覺得醫學簡報最重要的精神,是花最少的時間,讓聽眾覺得你有很用心的在整理,臨床工作繁重,還要值班,花很多時間作報告等於變相要人加班。其實大家沒有很在乎排版、美編、配色、圖表什麼的,字不要太小就好,白底黑字,該強調的強調。反而重要是整體報告的邏輯,口條。臨床報告最常見,當常是case-based discussion、EBM、MM,主要就是從一個手上照顧的病人去延伸一些議題來探討,所以想要分享一下自己作報告的流程,也歡迎大家提出意見跟想法。

基本架構

首先,最好要有一個模板,每次都用同樣的模板就好,漸漸優化它,同樣標題/內容的版式,就可以再細分:純文字、字配圖、三欄…等等,目標就是點開貼上內容就可用,不要再花時間調字體大小。如果手邊沒有模板可以Google我的名字後面加NEJM,就可以找到我做的模板。在準備病人的病史時,不要花時間當搬運工,直接點開系統邊講邊點就好,做得很美其實大家也不會細看,有的時候自己都懶得唸,觀眾最後都是聽你怎麼講,這部分應該要花最少的時間,我自己大概都用兩三頁投影片就解決,用基本的條列式就好。當然如果這個是一個院級、Grand Round的報告還是要做的認真一點。

開場到病史細節

在病史細節方面,如果跟這次住院無關、跟這次的主題無關,我都會直接略過不講,太多雜訊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,檢驗報告除非系統真的呈現得很醜,或者是需要浪費很多點擊,才需要真正把它貼到投影片上。影像就直接點開系統就好,最好不要花超過半小時處理這些事情。

討論

接下來就是討論的部分,我覺得這部分大概要占整個報告的¾,當你選擇要用這個病人報告時,應該就有一些想要做的主題,如果只有一個主題會很無聊,所以我通常會找兩三個,第一可能是這個疾病的基本介紹,直接把小麻/ Uptodate 貼過來就好,再配上幾張NEJM的美圖,因為大家其實可以自己去看書,其他Topics盡量找一些診斷、治療的最新進展、或是這個病人的一些不尋常的發現,把這些關鍵詞拿去餵pubmed,過濾一下:時間選三年內、盡量不要找一些Q3以上的野雞期刊。

如何找到合適的文章

找兩三篇,跟你主題最符合的點開來看,其實就不用在pubmed上面瞎逛了,做報告最浪費時間的部分常常就是在亂搜尋東西。把找到的paper作為核心,我們就叫他核心paper好了:一頁放Abstract,一頁放圖表,接著直接跳到Discussion,一邊讀一邊把它每句話後面的reference點開來,按照他行文的順序,選個10篇做成投影片,看起來就會很有深度跟廣度,講起來又很有邏輯(畢竟已經有辛苦的核心paper作者幫我們整理過一次了)這些paper每一篇,一樣是貼摘要跟美美的圖片,講法就是:「有人在什麼時候做了一個什麼類型的研究,大概收了多少人,比較什麼跟什麼的差別,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得出來結論是某某某,套用在我們病人上,可以知道怎樣怎樣。」當然你也可以跟風學一下JAMA最近很常出現的一頁式摘要,就看你的報告時間決定要放幾篇,以我自己的語速,半小時的報告包含簡單的病人介紹,大概再另外找10篇就可以。這些paper也可以把原文的一些重要段落貼幾頁,然後右鍵略過,萬一被問就退出簡報模式來看一下,不要放在註解裡,因為字很小自己報告時會太緊張找不到重點。

收尾

講完了討論,最後就是Back To Our Patient,一樣條列式,再重新幫大家複習一次病人的病史,把Discussion裡的東西摘要一下。下一頁是Take Home Messages,主要是一些知識點,讓大家可以用在臨床上,例如一些診斷方法、疾病表現、流行病學、治療指引,這樣就可以收工了。

問答

最後一頁Q & A,最好自己先想兩三個問題放上去,發語詞就是:「我在作報告的時候有遇到這個問題,不知道老師在臨床上面有沒有什麼經驗。」

其他

在時間分配上,病人的部分大概用半小時整理好、查資料花一小時、開始整理再花兩小時,查資料方面,一定要裝Google Scholar外掛、easy pubmed外掛,前者可以產生固定格式的引用、後者可以顯示這篇paper是Q1~Q4以及壞壞sci-hub連結。用Google Slide、用bit.ly縮短網址、權限開任何人可以編輯,這樣任何一台電腦都可以馬上做,也不用登入帳號,零碎時間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。